肖宇(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7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会上表示,当前,美元走势仍然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人民币汇率保持双向浮动、基本稳定具有坚实的基础。
进入4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截至7月14日盘中,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走至7.16,创下了7个月以来的新高。如果以4月10日为分界线,那么年初至今的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一个明显的“先跌后涨”趋势。结合近半年涨幅来看,年初至今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涨幅逾1.8%,而离岸人民币涨幅更大,接近2.5%。
总结上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强背后的原因及展望下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观察。
首先,美元指数走弱可能是人民币汇率走强的直接原因。因为按照目前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我国CFETS人民币汇率货币篮子主要涵盖了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加元、澳元等24种货币。根据双边贸易额、外汇储备比例、跨境结算量和资本账户流动情况,可以大致推算出美元权重的占比。目前市场主流的推测是美元在人民币一篮子货币中的权重占比大约接近20%。较高的权重使得人民币汇率很容易受到美元指数影响。自美国政府宣布所谓“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截至7月14日盘中,美元指数大约停留在97.97上下,和年初的110.17相比,降幅约为11.07%。在美元单边下行的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很难不被动走强。
其次,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走强形成坚实支撑。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行已是大概率事件,面对美国关税,美联储在最新的FOMC会议纪要中坦承,美国经济正在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尤其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GDP竟然录得负值(-0.5%),创下近三年来最差表现。世界银行6月10日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预测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仅为2.3%,为2008年以来最低水平。反观中国经济基本面,全球最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及庞大且有潜力的内需市场,使得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增速萎靡大背景下最为宝贵和稀缺的资源。所以外资普遍看好中国,这对人民币汇率走强形成了坚实支撑。关于这一判断,可以从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差异得到佐证。近半年以来,离岸人民币涨幅约为2.5%,高于在岸人民币约1.8%的上涨幅度。这充分说明,国际资本对人民币的看好。毕竟,作为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增长潜力毋庸置疑。
当然,观察人民币汇率也不能忽视资金面的因素。具体来说,2025年一季度的资产账户和经常账户显示,我国经常账户录得顺差已是铁定事实(最新数据为1656亿美元)。而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自去年以来承受着一定的逆差压力。在此背景下,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展望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依然有望保持强劲。这既有中国经济的强势托底,也有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积极因素。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定价逻辑有从“贸易结汇”向“中美利差”转移的趋势。在当前美联储持续保持较高利率不变但降息预期逐渐升温,尤其是在特朗普持续对美联储施压的大背景下,美联储的独立性或已经遭受重创,下半年启动降息的可能性正在急剧增加,这毫无疑问会增加其他非美货币的吸引力,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外部因素正在集聚。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但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美元走势依然面对较大不确定性。对比之下,中国贸易政策保持稳定,制度型开放不断提速,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所以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稳定的基础十分扎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