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经历“羞辱日”后,中国AI界重塑全球版图

adminddos 2025-07-22 07:20:11 3
经历“羞辱日”后,中国AI界重塑全球版图摘要: ...

  参考消息

  【今日导读】中国企业掀起的这场开源浪潮,已在硅谷和华尔街掀起冲击波。这一趋势不仅在中国催生了一波人工智能应用大爆发,也重塑了全球人工智能版图,并赢得世界各地开发者的拥护。

  2024年7月9日或许会被称为中国人工智能(AI)界的“羞辱日”。从当天起,美国初创企业、全球人工智能模型开发领军企业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禁止中国开发者使用其模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国家的开发者均可正常访问,这无声地传达了该公司的立场:其宝贵的模型必须提防中国使用。

  如今风向已变。2024年12月,深度求索推出面向所有人免费的DeepSeek-V3大语言模型;2025年1月,深度求索又发布推理模型DeepSeek-R1,能力媲美OpenAI的o1模型。中国企业掀起的这场开源浪潮,已在硅谷和华尔街掀起冲击波。

  这一趋势不仅在中国催生了一波人工智能应用大爆发,也重塑了全球人工智能版图,并赢得世界各地开发者的拥护。中国开源模型为美国科技巨头所力推的封闭系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

  开源人工智能模型的源代码和模型权重对所有人公开,可自由使用、修改和分发,倡导一种协作式开发模式。

  以往,类似Linux的开源计算机操作系统未能取代微软Windows等专有系统,但分析师指出,这一次,中国免费开放的人工智能模型正对美国同类产品构成重大挑战。

  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称赞中国在开源人工智能方面的成就,表示将继续深化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黄仁勋说中国公司开发的大语言模型是“世界级”的,对全球人工智能进步至关重要。

  这几天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他表示,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发展已成为“全球进步的催化剂”,让每个国家和行业都有机会加入人工智能变革。

  与中国企业快速推出开源模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OpenAI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近日宣布,原定数日内发布的开源大模型将推迟上线,理由是出于安全考量,还需进一步测试。

  科技行业投资人凯文·徐(音)指出,对深度求索等中国初创公司而言,采用开源策略是追赶的有效手段,因为这让它们能够借力更广泛的开发者社区。

  自2022年底OpenAI推出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ChatGPT)以来,中国开源人工智能开发者的模型开发取得显著进展。凯文·徐说:“现在大多数中国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已处于或接近前沿水平……最新一波开放权重模型的发布,显示出中国在开源采用与贡献上的日益成熟。”

  中国模型的先进能力已获得用户广泛认可。

  截至7月中旬,深度求索在全球人工智能模型市场平台“开放路由器”上的份额达到24%,成为第二大受欢迎的模型开发商,仅次于占据37%份额的谷歌。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开源人工智能社区抱抱脸公司网站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的千问模型家族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人工智能生态系统,衍生模型数量超过10万个,超越元宇宙平台公司的模型社区。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郑晓龙指出,中国庞大的开源生态系统应用场景遍及智能制造、数字政务等各个领域。

  郑晓龙认为,技术演进与产业需求汇聚,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应用需求驱动创新,开源生态又反哺产业成长。

  他表示,中国的开源发展体现了“技术平权”的趋势,正在挑战闭源模型的地位。

  本文由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19日发表,原题为《中国的开源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深度求索和阿里巴巴与硅谷较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