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财运分析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哈密举办

adminddos 2025-07-21 15:51:30 4
财运分析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哈密举办摘要: ...

  来源:中国能源网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 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

  7月19日-7月20日,以“光聚绿能 储势而行”为主题的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举行。会议由哈密市人民政府、投资集团主办,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新疆能源铁道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工程西北电力设计院、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协办。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现场。哈密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华摄 2025光热与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交流会现场。哈密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华摄

  本次交流会聚焦哈密“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汇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两院院士、科研机构代表及产业链企业精英,共同探索光热与新型储能技术突破路径和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推动哈密乃至新疆、全国光热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哈密市委书记孙涛等出席会议。哈密市委副书记、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余志光,中国能建投资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茅向前分别致辞。哈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志先主持会议。

  吾拉木江·热依木表示,哈密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哈密市聚焦打造千亿级电力新能源产业集群,积极做好“风光无限”文章,加快“追风逐日”步伐,全国首批、新疆唯一的国家光热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哈密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已成功商业化运营,国内装机最大的单体光热项目——中能建“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以及大唐、三峡等“光热+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加快建成并网,全钒液流、钠离子、压缩空气等多元化长时储能项目正加速布局。

  余志光表示,新疆作为国家确定的“三基地一通道”、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全国能源发展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哈密市统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新能源发展,在优化布局、基地建设、项目落地、创新发展、煤电转型、电网支撑、储能建设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茅向前表示,哈密市积极践行“一标杆两典范”战略定位,聚力打造“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产业化示范基地”样板区,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光热、储能等重要新能源项目,新能源产业全面彰显新气象、迸发新活力。中国能建投资集团作为中国能建的旗舰与核心投资平台,着力打造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交能融合、氢氨醇油、智算中心+AI“五大重点业务”,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型储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新兴及未来产业,大力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协同发展。

  国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长刘亚芳,哈密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云涛,王中林院士,管晓宏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肖立业,电力规划高级顾问孙锐,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发展部主任鲁刚作主旨演讲。

  刘亚芳在《我国光热及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现状及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当务之急是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储能,迅速提高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复合型储能、耦合型储能是长时储能重要发展方向。应该像发展储电技术一样,推动储热、储氢技术产业化发展;光热发电兼具大容量长时储能特性,还能够提供宝贵的系统转动惯量,是“3合1”技术路线,其系统性价值应该得到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将有力促进双碳战略的贯彻实施。

  李云涛在《哈密市光热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布局》的主旨演讲中介绍,哈密市已建、在建光热装机容量700MW,规划2027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MW,形成百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2030年总装机规模实现4000MW;2035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0000MW,形成千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哈密市已建、在建新型独立储能装机容量1590MW,规划2027年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MW;2030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0000MW,形成千万千瓦级示范项目基地;2035年总装机规模实现18000MW。

  王中林在《光热转换与微纳能源技术——原理、材料、全球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热发电是通过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发电的技术,从光热效应、红外吸收效率影响因素等物理原理上,从光热转换材料上介绍了光热技术现状与趋势,并指出了未来面临材料成本与规模化生产难题、长期光照稳定性问题、柔性/可穿戴系统集成技术瓶颈、系统成本四个挑战,未来重点发展AI优化材料设计、光热-发电混合系统、可持续可降解光热制剂开发。

  管晓宏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能源电力系统绿色化势在必行,经济储能技术是利用可再生新能源的关键,也是为未来算力、数据中心提供绿色能源的基础;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实现局域能量平衡,保证系统经济性,构建市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改变碳排放与发展权关联、减碳必须付出代价的认知;氢赋能零碳供能、储能、转换和互补的系统工程,将可能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提供零碳能源,确保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

  肖立业在《大规模电加热储热及其混合储能技术》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可再生新能源+储能+发电/热电联供技术在经济上具有较好的优势,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未来可在系统设计、集成和降本增效领域进一步研究,可为“双碳”战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途径。

  孙锐在《压缩空气储能发电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可以发挥我国火力发电产业的优势,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市场需求;国内相关的研究机构和企业需要针对相关技术进一步开展研究开发工作,进一步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性能,进一步降低工程投资。

  鲁刚在《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资源体系集成创新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新型调节资源体系建设要先行,对光热、新型储能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应立足引导助力其在调节资源体系整体变迁中整体功能价值发挥;面对新能源全面入市,新型储能发展将由强制配储政策驱动,逐步进入“市场化收益机制+成本下降”驱动的增长阶段。

 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揭牌仪式现场。

  交流会期间,新疆哈密“光热技术研发中心”重磅揭牌。据介绍,该中心由大唐新疆发电有限公司、中能建新疆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本地高校联合产业链企业共建,首创“企业出题-高校解题-市场阅卷”协同机制,聚焦30万千瓦级光热系统集成等核心技术攻关。

  交流会期间,还举办了光热产业技术分会以及新型储能分会。光热产业技术分会上,在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赵晓辉的主持下,浙江可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金建祥,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多进,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登科,山西常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洪国,新疆华曜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道荣,中国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黎建锋等分享了塔式、菲涅尔式等前沿技术的工程实践、系统集成方案、成本分析及在哈密低碳发展中的应用前景,为光热产业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新型储能分会上,中能瑞新产品开发总监常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振涛,中能建数智(西安)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陶君,西安热工院储能所所长韩伟等聚焦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火电抽汽蓄能等多元化技术路线,探讨了研发生产、长时低成本化、技术进展及创新应用,展现了新型储能技术的蓬勃活力和广阔前景。

  在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会,龙腾光热、云图熔盐、江苏联储、新疆硝石等企业展示了他们在熔盐槽式集热器、新型熔盐服务方案、化盐过程控制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本次会议构建了“政策-技术-产业-应用”深度对话平台,为哈密建设国家级现代综合能源基地凝聚共识。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等示范项目,见证哈密能源创新实践成果。(李孟鹏 杨梓安 实习生 王连旭 )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