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政 撰文 | 祁梦竹 范俊生 摄影 | 戴冰
8月8日上午,2025世界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出席。

共同启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
万钢致辞说,中国机器人科技创新始终坚持“赋能实体经济、支撑社会发展”战略主线不动摇,创新能力和产业实力持续提升,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已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的中坚力量。推动机器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要筑牢科技创新底座,着力强化基础研究,夯实科技创新的根基。要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政产学研用”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机器人技术标准体系,提升检测认证能力,培育若干生态主导型平台,打造开源软硬件生态体系,鼓励创业投资基金加大投资力度。要培育技术应用生态,以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推动高端产品从“可用”向“好用”演进,加大算力网络、行业数据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形机器人推广应用。要拓展交流合作网络,发挥好科技社团和专家作用,在机器人技术研发、产业发展、标准研制、人才培养、安全治理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和科学普及,共同打造全球协同创新的机器人产业生态。
殷勇致辞说,机器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塑造新型智慧生活的重要量。北京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加速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拓展应用场景、精心打造产业交流平台、不断强化要素供给,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面向未来,北京将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创新高地。坚持制造引领,建设人形机器人整机中试验证平台,携手津冀统筹布局关键零部件环节,推动人形机器人逐步具备高水平规模化生产能力。强化平台支撑,全力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发展,建设首个人形机器人国家级测试验证平台,支持通用机器人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提升世界机器人大会、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和马拉松等重大活动品牌影响力,率先建设机器人4S店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持续开放城市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打造人与机器人协同共进的全球机器人应用标杆城市。
开幕式上,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主席凯瑟琳·克雷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致辞;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乔红发布“2025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等中外嘉宾共同启动“机器人大世界2.0”。开幕式现场还以视频形式发布了“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


察看机器人技术创新前沿成果和产业发展情况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来到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馆,参观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京东集团、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或企业展位,以及康养机器人、机器人大世界2.0微缩场景等展区,深入了解机器人技术创新前沿成果和产业发展情况。
世界机器人大会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引领盛会、产业推动盛会、国际合作盛会。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论坛、配套活动等环节,同期举办机器人博览会和机器人大赛,吸引了20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相关企业及百余款首发新品参展,全球近20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0000余名精英赛手同台竞技。
北京市委常委、秘书长赵磊,部分外国政府官员、相关国际组织负责人、中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参加开幕式。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