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创板日报》8月5日讯(记者郭辉)国产算力芯片龙头发布2025年上半年度财报。
公告显示,上半年海光营收实现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归母净利润实现16.39亿元,同比增长31.90%。
其中,今年第二季度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4亿元、6.96亿元,均创单季度新高。
关于报告期内业绩增长原因,海光信息表示,今年上半年国产高端芯片市场需求持续攀升,该公司通过深化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合作,加速在客户端的导入,推动公司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增长。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海光信息合同负债达30.90亿元,较2024年末合同负债增加242.10%。表明上半年其收到来自客户的新增订单大增。
海光信息在财报中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增长催生了AI加速处理器的技术革命,CPU仍然在AI浪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异构并行计算和以“CPU+AI 加速处理器”的异构计算新范式正重塑着当今时代下的算力格局。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光CPU产品在市场应用领域的拓展取得进一步进展,市场份额增长,广泛支持了数据中心、云计算、高端计算等多样化的复杂应用场景。海光DCU主要面向大数据处理、商业计算等计算密集型应用领域,兼容主流商业计算软件和人工智能软件。海光DCU已在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安全性方面,据介绍,海光信息通过CPU与DCU协同构建安全通道,将异构算力融合为统一安全域,实现了数据全生命周期隔离保护,可为人工智能等高敏感场景提供硬件级安全保障,有效地提升了海光高端处理器的安全性。
在今年上半年,海光信息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合计17.1亿元,同比增长24.68%。在研项目中,该公司围绕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芯片设计、海光处理器关键技术研发等费用化项目的研发进度加快,投入增加较多。
在募投项目建设进展方面,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研发、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等首发项目,预计均将在今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随着智算服务器从模块化走向高密度集成化,AI算力正迈入“系统级融合”的新时代,万卡集群部署与软硬一体化架构成为主流技术演进方向。芯片厂商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深,通过芯片、整机平台全程同步研发,推动“硬件—软件—生态”的系统化协同发展,成为做强国产算力产业的核心路径。
海光信息今年5月披露,将通过向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吸收合并。据今年7月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自该项交易预案披露以来,海光信息及有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交易相关工作。
中科曙光主要从事高端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及制造,同时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
据中科曙光今日同步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7.31亿元,同比增长29.8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5.85 亿元,同比增长59.66%。该公司表示,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今年上半年保持了经营业绩增长,参股子公司利润增长推动投资收益增加。
分析师刘熹在今年6月发布的研报观点称,上述交易完成后,海光信息将实现从芯片到主机及软件应用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其有望发挥整合后一体化优势,实现硬件+应用相互协同的飞轮增长。
分析师缪欣君在今年6月发布的研报观点称,市级以上党政信创2023年开始信创产业进入区县下沉+行业拓展的2.0阶段,从今年信创2.0节奏看,党政/行业信创均有望加速。规模上看,党政和重点行业信创2.0阶段的替换量接近1.0阶段的9倍。海光信息作为国产算力龙头,收购中科曙光后协同效应下有望受益信创高景气度。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