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带 “逸辉” 的名字: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甘肃银行行长王锡真履新华龙证券董事长:IPO和股权乱局待破解

adminddos 2025-08-05 17:15:02 3
带 “逸辉” 的名字:在线测算紫微斗数www.jixiangqiming.vip:-甘肃银行行长王锡真履新华龙证券董事长:IPO和股权乱局待破解摘要: ...

  近日,甘肃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甘肃银行(02139)行长、党委副书记、董事王锡真,拟任省管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甘肃省委金融办副主任陈德华,拟任省管企业经理层正职。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上述两人均将赴任华龙证券,王锡真拟任公司董事长,陈德华拟任公司总经理。

  甘肃银行扩盈与风险交织

  王锡真,男,汉族,1974年4月生,中共党员,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他在甘肃金融领域深耕三十载,1995年7月从中国甘肃省分行起步,历任营业部党总支委员、副总经理,兰州西固支行党委书记、行长,营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及公司业务部总经理等职。此后,于2019年3月升任建行甘肃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2022年5月,甘肃省政府正式任命其为甘肃银行行长、董事,同年10月获银保监局核准任职资格,由此开启地方城商行高管生涯。

  而2022-2024年的三年间,甘肃银行的经营呈现出资产扩张与结构分化并行、盈利承压与风险隐忧交织的复杂格局。

  从资产规模来看持续扩容,2022年末总资产3772亿元;2023年增至3885.9亿元,同比增长3.02%;2024年突破4100亿关口,达到4147.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

  不过,与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不同,盈利走势则呈现“先升后降”的特点:2022-2023年稳步增长,营业收入从65.3亿元升至66.7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从6亿元增至6.5亿元,同比增长7.3%;2024年却突现转折,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0.7%至59.5亿元,归母净利润亦受挫9.7%至5.8亿元。

  盈利出现波动,背后是业务结构的剧烈分化与净息差收缩形成的双重冲击。其中,金融市场业务成为“增长极”,2024年营收跃升至19.5亿元,同比增长84%,收入占比从15.8%飙升至32.7%;而传统支柱业务则深陷收缩泥沼——公司银行业务营收较2023年缩减28%,占比从40.2%降至32.5%;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同比锐减29%,占比从41.9%滑落至33.3%。在净息差层面,2022-2023年维持在1.45%-1.48%,2024年骤降至1.18%;净利差同步从1.21%-1.26%滑落至1.02%,这一情况折射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资产收益下行、负债成本管控困难的行业共性。

  在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呈现出“不良改善但关注类扩容”的矛盾状态。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与2023年的2%降至2024年的1.93%,拨备覆盖率在2023年微降后,2024年回升至134.05%,风险抵补能力暂时保持稳定。但更需警惕的是关注类贷款的“蓄水池”风险,2024年末关注类贷款余额达95.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9亿元),占比4.3%(较年初上升0.2个百分点)。其规模扩张不仅预示着资产质量存在潜在下行压力,而且部分贷款未来或许会迁徙为不良,进一步加剧风险敞口。

  与此同时,资本端的压力也在持续累积,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连续三年回落:从2022年的11.76%逐步降至2023年的11.38%、2024年的11.16%。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因资产扩张摊薄了资本,也因盈利能力下滑削弱了内生补充能力,后续资本补充亟待破局。

  华龙证券IPO困局待解

  而华龙证券,正是王锡真即将前往任职的地方。

  作为甘肃省唯一的法人证券公司,华龙证券成立于2001年5月18日,前身为甘肃省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牵头筹建、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总部位于兰州市。

  其初始架构由甘肃省信托投资公司、兰州市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旗下证券营业部整合组建,不过成立初期曾因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而濒临破产。2003年,经省政府调整管理层;2006年,通过4亿元注资及债转股重组实现重生。

  2014年,华龙证券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增至22亿元;2016年1月在新三板挂牌,同年启动96.2亿元增资扩股,引入山东国投、浙江永利等33家省内外企业股东。2017年,公司启动A股上市筹备,却因保荐项目蓝山科技造假案等问题多次受阻;2023年3月,其再度递交IPO申请,目前仍处于上交所审核阶段。

  华龙证券业务覆盖证券经纪、投行、资管、信用交易等全牌照领域,截至2024年末,在全国设有19家分公司及80余家营业部,主发起设立华商基金,控股华龙期货,并参与甘肃股权交易中心运营。

  股东方面,截至2024年末,华龙证券的国有股东合计持股58.6%。第一大股东为甘肃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19.5%;其他主要股东包括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属国企,合计持股超30%。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股东存在股权质押或冻结情况:截至2024年末,华龙证券有5.23%的股份处于质押状态,6.9%被司法冻结,涉及广西远辰、东旭集团等16家股东。此类股权权利受限问题的集中显现,直接引发了多起司法拍卖事件,而控股股东甘肃金控为稳定公司控制权,已通过竞拍受让部分被冻结股权。

  最具代表性的是2024年6月6日的股权二次拍卖:华龙证券1162.3万股股权经过66轮激烈竞价和63次延时,最终由甘肃金融控股集团以2004万元竞得,较1302万元的起拍价溢价53.9%。反观此次拍卖的首次尝试——2024年2月24日以1627.3万元起拍时,曾因无人问津而流拍。

  此类股权司法处置事件近年在华龙证券频发。2023年9月17日,澄星实业集团持有的5108.2万股华龙证券股权首次拍卖,起拍价1.9亿元;一个月后的10月6日,该部分股权以八折即1.6亿元进行二次拍卖,仍遭流拍。

  据悉,澄星实业当时拖欠江阴市地区总部经济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19亿元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其持有的华龙证券股份不仅100%质押给中国无锡分行,还存在6笔司法冻结,多重因素让投资者望而却步。

  2025年,股权拍卖的阴霾仍未散去。7月17日,广西远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2396.2万股华龙证券股权在阿里资产拍卖平台开拍,起拍价7452万元,最终依旧无人出价。

  此次拍卖源于5月26日立案的一起强制执行案件,执行标的4965.4万元,而该部分股权已占广西远辰持有华龙证券股份总量的97.7%,近乎清仓式处置,其持有的股权还涉及另外两笔冻结。

  据统计,自2020年7月以来,华龙证券股权已26次被挂牌拍卖,仅9次成交,成交价格区间在1.72元至3.8元/股。

  股权拍卖的频繁发生,与华龙证券波折的IPO进程相互影响。2023年3月4日,华龙证券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0亿股,拟募资49.4亿元。但因蓝山科技欺诈发行案被证监会处罚,审核多次中止;2025年6月27日,上交所再次中止其发行上市审核,原因是需要更新财务数据,这已是其第七次因财务资料过期被暂停审核。

  而且,《财中社》发现,近五年,华龙证券董监高人事变动频繁,核心岗位多次调整。

  2020年4月,华龙证券总经理韩鹏因工作调动离任,副总经理苏金奎接任总经理职务,同时担任党委副书记、董事。同年,陈武林不再担任董事会秘书,杨艳丽不再担任副总经理。

  2021年8月,因工作调动,陈牧原不再担任甘肃金控党委书记、董事长及华龙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相关职务由祁建邦接任。

  2022年6月,受蓝山科技案影响,时任董事长陈牧原(时已离任)、合规负责人、投行负责人、投行内核部门负责人胡海全、质控部门负责人李纪元均被证监会要求接受监管谈话。华龙证券对相关责任人追加党纪处分、免职、职级调整等内部处罚措施。7月,市场化招聘后,高级管理人员调整为7人:苏金奎任总经理,徐国兴任副总经理兼任首席信息官,胡海全任副总经理兼任首席风险官,卢卫民任合规总监,党满龙任财务总监,贺强任副总经理,张莘榆任董事会秘书;11月,娄德全被免去华龙证券监事会主席(总经理级)职务,退休,其职务于2019年10月起担任。

  2024年6月22日,苏金奎兼任华商基金董事长,原董事长陈牧原离任。

  王锡真履新华龙证券董事长,正值公司处于IPO进程攻坚、股权稳定性待巩固、历史风险需彻底化解的关键阶段。其在甘肃银行任职期间积累的风险管控经验、对地方金融生态的深刻理解,以及省属金融机构统筹协调能力,为解决华龙证券当前困局提供了潜在支撑。

  因此,可以期待其以更稳健的战略定力推动IPO审核突破,通过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股东资质管理化解拍卖与冻结风险,同时以更严格的合规体系重塑投行业务公信力,彻底摆脱蓝山科技案的负面影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