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国产医械巨头分野

adminddos 2025-08-04 20:57:55 3
国产医械巨头分野摘要: ...

作者/唐唯珂

辑/季媛媛

8月3日,的一则减持公告引发行业关注。

这家国产医疗影像巨头宣布,旗下五大员工持股平台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337.66万股股份,对应公告前收盘股价,市值约17.8亿元。这是继2024年7月套现8.94亿元后,员工持股平台的第二次大规模减持。

(图片来源:联影官网)(图片来源:联影官网)

同期,另一家国产医疗器械龙头则以截然不同的姿态展现出其扩张雄心。其武汉基地正式开园,这个总投资45亿元的项目,被视为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落子。

联影持续派员工红包

8月3日,联影医疗公告称,公司员工持股平台宁波影聚、宁波影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上海影董因部分员工提出出售申请,拟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376600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份的1.6231%。减持价格参考市场价格,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25日至2025年11月24日。

从股份来源看,此次减持的股份均是公司上市前发放的原始股。这些股份自2023年8月22日起已可流通,且持股平台的实际管理人都是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张强。

回溯联影的股权激励历程,2013年至2020年上市前,公司通过虚拟股和员工持股计划,向800多名核心员工授予了权益。2020年12月,802名虚拟股持有人将6000万份虚拟股按1:1比例转为持股计划份额。其中,实控人薛敏持有952.46万份,占比15.87%,是最大持有人。

这套激励体系是为了绑定核心团队与企业长期发展。

从业绩数据看,联影2024年营收103亿元,同比下降9.73%;归母净利润12.62亿元,同比大降36.08%;扣非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下滑39.3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2023年的1.33亿元转为-6.19亿元,同比下降567.15%。

对于业绩波动的原因,联影医疗解释称,受国内设备更新政策落地节奏对市场的影响,行业规模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收缩,国内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次,公司部分高端新产品的市场导入期较长,对业绩贡献尚需时间;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业务拓展,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有所上升。

不过,短期业绩波动并未动摇联影作为国产医疗影像领军者的核心地位。成立于2011年的联影,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其产品线覆盖CT、MRI、PET-CT等,打破了GE、西门子等国际巨头的长期垄断。

2022年8月登陆科创板时,联影以109.88亿元的募资额创下当年科创板最大IPO纪录,足见市场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截至2024年,联影的PET-CT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5%,MRI设备超过20%,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长期来看,技术深耕仍是联影的立足根本。此次减持虽引发短期关注,但核心团队与企业的深度绑定、以及在高端影像领域的技术壁垒,仍是联影穿越周期的底气。

华南某医疗器械行业研究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国产器械出海和高端化对决都是未来几个龙头的竞争关键。

迈瑞加速全球化布局

与联影的短期波动不同,迈瑞医疗正通过一系列动作加速全球化。2025年7月30日,武汉基地的正式开园就是重要一步。

作为国产医疗器械另一巨头,迈瑞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通过基地布局、研发投入、贴近市场运营、资本助力等多重策略,构建全球产业生态,目标直指全球器械TOP10。

经过数十年深耕,迈瑞医疗率先在国内构建起密集的产业网络,目前已建立36家子公司与30多家分支机构,为其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本土根基。

与此同时,海外布局也同步启动,逐步在约40个国家建立63家境外子公司,并落地13个本地化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覆盖多洲的供应链体系。

2018年,迈瑞医疗在A股上市,募资重点投向海外研发中心建设,这一动作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扎根升级。

同年,迈瑞收购美国超声企业Zonare,获得了高端超声技术,直接接入北美成熟销售渠道,加速在北美市场的渗透。

2020年,迈瑞进一步加码欧洲市场,收购德国Eschmann公司,借此快速切入欧洲手术室设备领域,补齐了在高端外科器械领域的布局短板。

2025年,迈瑞的全球化布局迎来关键落子。7月30日,总投资45亿元、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的武汉基地正式开园。

该基地涵盖研发和生产两大板块,聚焦微创外科、骨科、心血管领域,覆盖研发、制造、培训全链条,尤其在骨科材料、微创手术器械等产品的生产上形成突破。

依托武汉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及光谷生物城的产业集群(联影、等企业已聚集于此),武汉基地可快速响应华中、华东及东南亚市场需求,大幅缩短订单交付周期。

同样在2025年,迈瑞的研发投入达40.08亿元,占营收比重10.91%,在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处于领先。

这笔投入通过全球12大研发中心精准落地:深圳总部主攻核心技术,美国硅谷实验室专注人工智能在医疗设备的应用,德国德赛研发中心深耕高端外科器械,武汉基地则侧重微创与骨科领域。

本地化运营是迈瑞全球化的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其海外团队3000多名员工中九成以上为本地人。

在印度,针对热带气候优化设备散热系统,使超声设备稳定性超越竞品,市场占有率超过GE;在中东,结合当地高发疾病特点定制早筛设备,拿下政府采购项目。

而资本运作始终与全球化进程深度绑定。市场对于迈瑞正考虑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的消息一直不断,此前传言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若落地,资金将重点投向德国IVD工厂和墨西哥生产基地,延续资本服务全球化阶段性需求的逻辑。

(实习生刘洋对本文亦有贡献)

图片/21图库

排版/许秋莲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