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联合利华业绩双降:仅冰淇淋业务营收增长0.2、大中华区持续下降、高端美妆表现低迷

adminddos 2025-08-01 17:21:54 1
联合利华业绩双降:仅冰淇淋业务营收增长0.2、大中华区持续下降、高端美妆表现低迷摘要: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品巨头联合利华陷入了“增长涨跌互见、利润失血难止”的冰火困局。当最新财报披露其营业额下滑3.2%、净利润缩水5.1%时,市场看到的不仅是近五年首现的上半年营收倒退,更是一个缩影——传统快消巨头如何在通胀挤压与消费分层中寻找生存支点。剥离唯一正增长的冰淇淋业务、高端与大众市场的断裂、新兴市场阵地失守,多重矛盾的叠加让这份成绩单成为联合利华转型阵痛的深度刻度。

  联合利华的品牌矩阵正经历一场残酷的“阶层分裂”。在高端市场,护肤品牌Hourglass、彩妆Tatcha以双位数增长闪耀财报,平价支柱多芬也通过配方升级维系生命力;但在两者之间,宝拉珍选、德美乐嘉等中端品牌持续滑落,护发品牌Clear更因中国市场的塌方拖累整体业绩。这种“两头亮、中间黯”的分化,暴露了企业定位的模糊性:既想收割高端消费升级红利,又难舍大众市场的规模优势,最终导致资源分散、品牌协同失效。

  中国市场的持续失速,撕开了联合利华区域战略最深的伤口。作为亚太区核心增长引擎,中国上半年销售额录得下降,清扬、奥妙等主力品牌遭遇渠道库存积压,而凡士林、多芬等增长亮点亦被整体颓势吞噬。其背后是多重转型滞后:电商渠道反应迟缓、低线城市分销网络僵化,以及社交媒体营销未能有效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上半年唯一正增长的冰淇淋业务(46亿欧元,同比微增0.2%),正被联合利华亲手剥离。11月独立上市的计划虽被解释为“聚焦高利润核心”,实则折射出集团在资本配置上的矛盾:一方面通过裁撤7500人、重组销售团队推行“生产力计划”,试图压缩成本;另一方面,自由现金流骤降50%至11亿欧元的警报,暴露了短期止血与长期造血能力的脱节。

  新任CEO费尔南多的战略宣言——“重仓美妆个护、押注美国印度、发力高端化与数字渠道”——仍未跳出既有框架。当企业需要同时应对原料成本波动、地缘关税风险(如美国关税冲击)、及分拆冰淇淋的一次性成本时,所谓“下半年增长将提速”的承诺更像是对市场的安抚。真正的破局点,或在于能否打破“大而全”的路径依赖:当多芬的沐浴精华与梦龙的奢华冰淇淋能征服高端客群,大众市场的信任重建却需要更彻底的革新。

  联合利华的挣扎,映照着传统快消模式的黄昏。当消费需求碎片化、市场增长颗粒化成为常态,巨头光环反而成了转型的枷锁。其复苏故事的下半章,不仅关乎利润率是否触底,更将检验一个百年企业能否在“断腕”之后,真正重塑与新一代消费者的对话语言。

  注:本文结合AI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