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 万亿资金“迁徙”路径浮现

adminddos 2025-07-31 07:13:25 4
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 万亿资金“迁徙”路径浮现摘要: ...

  公募基金日前结束了二季报的披露。数据显示,二季度公募基金资产规模延续扩张态势。对主动权益基金而言,伴随着市场的回暖,其股票仓位有所上升。行业方面,主动权益类基金调仓轨迹与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共振,重点加仓了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而食品饮料、汽车等行业则遭到公募减仓。个股方面,“重仓股抱团”逐渐瓦解,公募重仓股渐成“百花齐放”态势,龙头公司的持股集中度持续下降。

  主动权益基金仓位小幅上升

  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资产规模依旧保持扩张态势。据Wind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资产总值由一季度末的33.85万亿元升至36.69万亿元(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下同)。其中,股票资产规模从上季度的6.92万亿元升至7.21万亿元,但股票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季度下降0.81个百分点至19.64%;债券资产占比则较上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至57.79%;现金资产占比有所上升,由一季度末的10.55%上升至二季度末的12.88%。

  从市场表现来看,二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期间内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的变动幅度分别为2.78%、-1.34%、1.17%。此外,代表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和中证2000指数也分别上涨2.1%、7.6%。在此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小幅上升,但A股仓位有所下降。

  据开源证券统计,二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的平均股票仓位为88.63%,较2025年一季度末仓位上升0.43%。分各类型基金仓位情况来看,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为86.29%,仓位环比提升0.62%;增强指数型基金仓位为92.68%,仓位环比提升0.19%;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为88.74%,仓位环比提升0.32%;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为90.11%,仓位环比提升0.76%。

  资金供给方面,据估算,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647亿元,同期被动基金规模继续提升。新成立基金方面,新发主动偏股型基金363亿份,较一季度提升1.4倍;股票型ETF基金发行份额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行业变动与市场行情共振

  今年二季度,权益市场整体呈分化态势。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共21个二季度收涨,其中国防军工、通信、银行指数二季度涨幅超过了10%,但与此同时,食品饮料、钢铁、家用电器行业指数二季度则下跌超过4%。

  实际上,公募二季度调仓路径也与这一行业变化基本吻合:加仓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及汽车等行业。

  据中金公司统计,二季度内,经历了前期回调、估值较低且上季度减仓较多的通信行业本季度获加仓最多,仓位上升2.2个百分点;TMT板块的传媒和电子,分别获加仓0.7和0.2个百分点;大金融板块加仓也较多,有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且受长线资金青睐的银行仓位增加1个百分点,受益于投资者情绪修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及稳定币主题催化的非银金融也获加仓0.7个百分点;需求有望改善且有事件催化的国防军工加仓0.6个百分点。

  不过,也有部分行业在二季度遭到了公募的减仓。其中,白酒等食品饮料行业需求预期偏弱,本季度减仓2.3个百分点,仓位下降最多;汽车、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仓位分别下降1.3、1.1和0.9个百分点;大消费领域的家用电器和社会服务仓位也分别下降0.8和0.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以创新药、科技等领域为代表的港股市场表现活跃,公募基金持仓也有所增长。在港股持仓行业方面,据开源证券统计,主动权益基金占比前三大行业分别为资讯科技业(33.00%)、非必需性消费(27.10%)、医疗保健业(14.25%),其中主动增持金额最多的行业为医疗保健业(152.2亿元)、金融业(56.6亿元)、综合企业(7.52亿元)。

  个股层面,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仓市值前十大个股分别为:腾讯控股,其中仅腾讯控股为H股。而在港股市场方面,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信达生物以及泡泡玛特同样获得了150亿元以上的公募持仓。

  从近年来的趋势看,自2021年起,“重仓股抱团”逐渐瓦解,基金重仓股占全体A股的覆盖度持续提升,而龙头公司的持股集中度却有所下降。中金公司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重仓前100公司的市值占比由57.4%降至52.2%,重仓前50市值占比由44.9%降至40.1%。

  产业发展有望带来结构性机会

  展望后市,投资机构普遍认为,下半年宏观经济仍具备较强韧性,向好态势延续,而科技与产业的发展趋势有望带来结构性机会。市场层面,当前A股市场情绪升温,短期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但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向好的支撑下,中长期仍有向上空间。

  宏观层面,鑫元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陈立表示,展望下半年的经济运行,全球贸易体系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较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具备较强韧性,在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下,经济向好的态势仍将延续。全球科技革命浪潮有望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爆发,美元周期转弱与国内超常规政策发力存在潜在共振。从产业发展趋势角度看,科技领域的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很大。

  从资金角度来看,招商基金表示,近期权益市场情绪明显升温,融资买入、新基金发行等流动性指标上行,增量资金有望加速流入。短期市场存在技术性调整需求,但在增量资金流入背景下调整幅度可能较为有限。中长期看,国内政策支持和产业向新向好发展有望继续支撑权益市场中期向上空间。

  “市场再次到了检验成色的关键时刻。”评价称,一方面,短期交易拥挤度不构成行情结束的信号,市场更关注产业景气度的兑现。另一方面,非银板块二季度成为公募基金加仓重点。在经济基本面变化不显著的背景下,这体现了公募基金对于下半年增量资金入市的预期。

  浙商基金智能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胡羿表示,从中长期视角来看,A股潜在修复空间显著。预期全年A股市场在无强力政策刺激下,总体较为平稳,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密切关注国内经济及上市公司经营质量的修复状态。如果短期出现估值端的回调,或将是权益市场较好的参与机会。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 万亿资金“迁徙”路径浮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