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员工持股减持收官!宁波韵升套现2340万,实控人之子“静观”背后暗藏机器人产业雄心

adminddos 2025-07-29 19:05:53 4
员工持股减持收官!宁波韵升套现2340万,实控人之子“静观”背后暗藏机器人产业雄心摘要: ...

一边是员工持股计划按规则减持退场,一边是磁材业务推动净利润暴增87倍,的资本动作与产业进阶同时走到了聚光灯下。

729日,宁波韵升(600366)一则看似常规的员工持股减持结果公告悄然挂网。公告显示,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减持100万股,套现1039.31万元;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减持134.4万股,套现1301.51万元。

两期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套现约2340万元,持股比例分别降至0.2457%0.1359%

这场始于四个月前、完全依照计划实施的减持并未在资本市场引发波澜。但引人关注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之子竺晓东作为员工持股计划的重要持有人,却选择“不参与本次股份减持计划,不参与本次股份减持收益分配”。

减持收官,细节浮现

在公告中,宁波韵升用表格清晰展示了减持细节: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在429日至728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以9.6112.55/股的价格区间完成减持。

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减持价格则在7.9213.01/股之间。两期减持均严格按照四个月前披露的计划执行,未超出原定比例上限。

减持完成后,2020年员工持股计划仍持有2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57%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则持有149.4061万股,占比0.1359%

公告特意强调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实控人之子竺晓东持有员工持股计划相当比例的份额(2020年计划72.97%2022年计划52.64%),却选择回避了此次减持操作。

在资本市场上,实控人亲属回避减持的情况并不常见,这一动作背后可能暗含管理层对未来价值的判断

机器人业务爆发性增长

员工持股减持计划落幕的表象下,宁波韵升的产业版图正在经历一场静默但强劲的转型。机器人产业链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2025年一季度,宁波韵升向宇树机器人及另一家机器人企业(智元)交付的磁体订单占其机器人业务总出货量的70%以上,直接推动公司净利润同比暴增8724.47%

这一惊人数据背后是公司在高端磁材领域的技术突破。

宁波韵升作为宇树机器人关节电机的核心磁材供应商,其N52系列钕铁硼磁体被用于宇树G1人形机器人的关节中。通过优化晶粒取向度,该磁体剩磁达1.48T,可在120℃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寿命较传统磁材提升3倍以上。

同样的技术优势也在与智元机器人的合作中显现。宁波韵升的磁材产品精度达0.003mm,适配工业级机器人的高精度需求。其磁材在智元远征A2机器人中的应用,使关节模组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约25%

技术延伸与产业协同

宁波韵升并未满足于单一材料供应商的角色,其技术延伸的触角正悄然深入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

20253月,公司子公司韵升电驱动提交了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和伺服电机研发项目的环评申请,计划向电机总成领域拓展。

一个月后,该公司申请一种滚珠型谐波减速器限扭装置专利获得公开。该专利将限扭装置集成在谐波减速器内部,充分利用柔轮端面和输出法兰端面空间,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的特点。

这一技术创新可能进一步深化与宇树等机器人企业的协同。

区域性产业生态也在为宁波韵升的机器人战略提供支撑。2025715日,宁波北仑区机器人产业园正式开工,规划面积1413亩,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

首批入驻企业包括拓普、旭升等宁波韵升潜在产业链伙伴,覆盖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核心环节。该产业园与《宁波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形成政策协同,目标建成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

产能扩张与市场潜力

面对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性需求,宁波韵升正积极扩张钕铁硼磁材产能,目标年产3.6万吨。

单台人形机器人需消耗约3-3.5公斤磁材,磁组件价值量达8000-10000元。按照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的预测,宁波韵升通过绑定头部客户,有望占据供应链核心位置。

市场对这一战略的认可已体现在公司股价表现上。在2025年一季度业绩公告后,宁波韵升股价一周内涨幅达45%。市场普遍预期,随着智元机器人量产规模扩大(如1.24亿元订单的落地),宁波韵升的磁材需求将持续增长。

目前国内仅宁波韵升、等少数企业具备机器人关节电机磁材的量产能力。宁波韵升通过稀土出口许可证和特斯拉全温区稳定性认证,构建了技术与资质的双重壁垒。

//////////

减持计划如期落幕,竺晓东的回避选择似乎暗示着某种不言而喻的信心。随着宁波北仑区1413亩机器人产业园破土动工,首批产业链伙伴进驻,宁波韵升的磁材正从单一产品进化为机器人关节的核心“肌肉”

手握特斯拉稳定性认证与稀土出口许可双重壁垒,这家老牌磁材企业站在了人形机器人千亿级市场的门槛上。技术专利书上的图纸正变成厂房里的生产线,资本市场的减持退场与产业市场的攻城略地,在宁波韵升的账本上达成了微妙平衡。

— 编者按 —

信息爆炸的时代,公告如海。

我们为你打捞价值,让AI成为你的资本“瞭望哨”。

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杂志联袂推出全新栏目「AI读浙股」——每日由AI深度扫描浙江700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洪流,以“鹰眼抓重点、秒级筛价值”的能力,萃取最具新闻性、预警性与机会性的硬核信息。以上是今天推出的第三十一篇:员工持股减持收官!宁波韵升套现2340万,实控人之子“静观”背后暗藏机器人产业雄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