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投资有道杂志
湖北证监局针对虚增收入的处罚正式落地。公司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虚增收入合计近2亿元,但2021年仍收到了年审会计师的标准审计意见。就在处罚落地前一日,一名“涉事”高管递交辞呈。眼下,摆在广济药业面前的,还有连续亏损的经营困局。

来源:摄图网
广济药业秀财技,虚增收入近2亿
7月22日,湖北证监局对广济药业(000952.SZ)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除公司被罚款150万元外,公司时任董事长阮澍和时任财务总监胡明峰作为直接责任人各领80万元罚款。
据证监会已查明的违法事实,广济药业子公司湖北广济药业济康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康医药)在与部分客户开展经销业务时身份为代理人,应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对案涉经销业务,济康医药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广济药业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报告分别多计营业收入4560.16万元、1.37亿元和1.38亿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25.49%、26.68%和20.49%。
广济药业2022年年报披露,为加快“原料药+制剂”业务一体化发展,公司加强济康医药的医药商业平台运作,拓宽医药制剂及医药中间体等相关产品的销售渠道。收入确认方面,根据济康医药针对经销业务是否具备真实的交易基础和商业合理性的分析,以及在相关经销业务中的身份谨慎判断,公司为主要责任人的,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公司为代理人的、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
2023年4月,广济药业在发布2022年年报的同时,发布了《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对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第三季度报告作出差错更正。
会计差错更正之前,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及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取得营收1.79亿元、5.13亿元和6.74亿元。营收同比增长主要系医药配送及经销业务增加所致。营收成本分别为1.36亿元、3.89亿元和4.88亿元。
会计差错更正后,2022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及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取得营收1.33亿元、3.76亿元、5.36亿元。营业成本分别调整至9027.45万元、2.52亿元和3.50亿元。
此外,广济药业称,济康医药对经销业务确认收入事项还对公司2021年度财报产生影响,公司已对前期会计差错影响进行了追溯重述。调整后,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7.86亿元,较调整前减少5153万元,同比增幅也从21.64%降到14.15%。
由此计算,公司2021年、2022年前三季度共虚增营业收入约1.9亿元。
因2021年度及2022年多期财报中披露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财务信息记载不准确,湖北证监局曾于2023年11月对广济药业及胡明峰等相关责任人出具警示函。
大信所给出标准审计意见,换所后立即“非标”
作为广济药业2021年的年审机构,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大信所)对这份虚增了5000多万元收入的年报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据广济药业2021年年报披露,公司与大信所合作23年,2021年度向大信所支付了45万元的财务审计费用、12万元的内控审计费用。
2023年3月,湖北证监局对大信所及广济药业2021年年报签字会计师张岭、曾祥辉出具警示函。湖北证监局发现,济康医药为广济药业经销业务的主要经营实体,收入确认方法的选择对广济药业营业收入影响重大,但未见大信所在风险评估底稿中对济康医药的经营活动予以关注,也未见在风险评估阶段结合济康医药经营活动评价采用总额法确认经销业务收入是否恰当。
监管函显示,在对济康医药经销业务模式的访谈中,未见大信所了解济康医药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是否拥有对该商品的控制权的相关情况,审计底稿中也未见大信所对济康医药从事该交易时的身份进行分析判断以及相关支持性证据。
此外,湖北证监局发现,济康医药营收审计底稿中,经销业务涉及的新产品销售额占营收的比重变动较大,但未见大信所针对产品结构变动情况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在济康医药营收的审计证据中,有两份编号、下游客户、金额(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均相同,但签收人不同的出库复核单。大信所未对该情形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未考虑其用作审计证据的信息的可靠性,也未修改或追加审计程序以解决该信息可靠性的疑虑。
2024年年审时,广济药业抛弃了“老伙计”大信所,改聘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利安达所)为年度审计机构。
对于换所原因,广济药业给出的理由是:根据《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中“连续聘任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不超过8年……可适当延长聘用年限,但连续聘任期限不得超过10年”的相关规定。不过,在执行完2023年度审计工作后,大信所已连续25年为广济药业提供审计服务。
与2015年到2023年的标准审计意见不同,2024年度广济药业收到了利安达所出具的“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涉及广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
“涉事”高管前一日辞任,公司深陷连续亏损漩涡
此次湖北证监局罚单落地的前一日,广济药业披露,胡明峰因工作岗位调动,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任后仍在公司任职。
广济药业历史公告显示,胡明峰系高级会计师,曾任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济康医药董事长。2024年1月和9月,因任期满和工作调动,胡明峰分别离任广济药业董事和财务总监职务,并于同年11月被聘为公司副总经理。据广济药业年报,副总经理胡明峰2024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6.96万元,在公司董监高人员中排名首位。
2025年7月24日,广济药业披露,公司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本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10.5万股,回购金额合计113.39万元。按照公司披露的每股3.52元和4.23元的回购价计算,胡明峰持有的6.60万股股份,总值在23万元至28万元左右。
广济药业自身情况来看,公司早在1999年就于深交所上市。近年来连续亏损的经营困局或是公司的一大心病。2023年,广济药业归母净利润净亏1.40亿元,2024年亏损扩大至2.95亿元,营业收入从7.38亿元减少至6.39亿元。
广济药业将业绩亏损归因于受行业市场周期性影响,公司主导产品维生素B2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产品市场价格水平处于低位。主要变动原因系市场需求量萎缩,公司制剂系列产品及其他产品销量下滑,以及济宁公司受市场影响,价格不及预期,处于亏损状态等。
广济药业的主要产品分为原料系列产品和制剂系列产品。其中,原料系列主导产品为医药级、食品级、98%饲料级、80%饲料级核黄素(维生素B2)及核黄素磷酸钠;制剂系列产品为口服固体制剂和大输液。
2023年、2024年,公司原料系列产品分别取得营收4.74亿元和5.2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82%和11.52%;制剂系列产品分别取得营收1.77亿元和6143.78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4.67%、-65.26%。
作为公司制剂销售主体之一的济康医药,2023年、2024年分别贡献2.28亿元和9815.37万元的营收,但净利润为-20.08万元和-1480.56万元。公司解释为,济康医药经销业务量减少,毛利减少。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广济药业的经销收入分别为8862.96万元、1.15亿元、1.02亿元、6157.81万元,自2022年以后持续下滑。
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继续同比下滑17.58%至1.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626.62万元。不过,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350万元至-6700万元,同比减亏。
7月上旬,广济药业成功出售湖北长江瑞益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90%股权,为公司回笼资金4478.5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处于重视技术研发的医药制造业,广济药业的研发费用却在缩水。从2023年的7475万元降至2024年的5682万元,同比下滑近24%,研发投入占公司总营收比从10.13%降至8.89%。2025年一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22%至1091.06万元,占营收比例已不足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