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箭一号成功发射“一箭7星”,中墨卫星技术合作迎新突破

adminddos 2 0

8月19日15时33分,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中国妇女号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7星”的方式,将中科卫星05星,多功能试验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天拓六号卫星),天雁26星,ThumbSat-1卫星,ThumbSat-2卫星共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点火升空。中科宇航供图

据了解,此次任务是力箭一号运载火箭的第八次飞行。力箭一号总设计师史晓宁表示,火箭进一步减轻了自身重量,有效提高了运载能力。史晓宁介绍说,本次力箭一号遥十火箭通过设计“三合一”转接工装,在保证星箭快速对接的同时,实现入轨飞行“去转接框”减重设计,并且取消部分冗余遥测传感器和相关测量采集系统,实现测量系统减重。“通过以上减重措施提高运载能力近100千克,按照每公斤载荷1万美元价格计算,每次发射可节省成本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此外,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位于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的中科宇航力箭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完成总装测试、星箭对接等环节,首次实现火箭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大幅缩短火箭整体的总装与测发周期。力箭一号目前已累计将70颗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入轨载荷总质量超7吨。未来将进一步满足全球卫星多样化高密度发射需求,后续具备单次超50颗星的应用发射能力。

本次火箭采用全新构型卫星支架。力箭一号副总设计师孙良杰介绍说,卫星支架结构主要是依据卫星布局、分离时序进行的设计,这次采用了类似双托盘结构形式,大托盘上布局4颗卫星,托盘中央安装一个小柱段,头顶一颗大尺寸卫星。为了减轻结构质量,大托盘采用了碳纤维-铝蜂窝面板的形式,其余结构还是采用了全碳纤维的蒙皮-桁条-端框半硬壳结构,轻质高承载,零件提前制出,根据需要进行适当修整,装配成型又方便、高效。

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进一步减轻了自身重量,有效提高了运载能力。

“力箭一号采用拼车发射,卫星布局需要统筹考虑各卫星的技术要求,包括星箭界面环境条件、分离指向精度、卫星在轨编队序列、太阳光照方向等,需要通过星箭布局和分离时序的优化设计满足卫星各项技术要求和分离安全性要求,是一个多专业耦合的系统工程。”孙良杰表示。

此次发射的中科卫星05星由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研制,主要载荷为X波段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分辨率优于1米,最大观测幅宽超300千米。该卫星的研发工作得到国家重大专项支持,支持聚束、条带、扫描等多种工作模式,具备高分辨率、大宽幅、全极化微波成像能力。天雁26星是一颗轻小型化可见光+红外对地遥感商业卫星。

ThumbSat卫星由ThumbSat-1卫星和ThumbSat-2卫星两颗卫星构成,主要任务为验证平台的低轨通信能力及载荷影像的传输性能,为后续面向科教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一套低门槛的方案。ThumbSat卫星由墨西哥ThumbSat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研制。作为中墨两国在卫星整星领域的突破性合作,该项目标志着中国航天在北美商业市场取得重要突破,项目成功实施将深化中墨科技合作。此前,力箭一号已多次执行国外卫星发射任务。

此次力箭一号遥十运载火箭·中国妇女号是中科宇航与全国妇联机关刊中国妇女杂志的一次跨界合作。箭体涂装由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中国妇女杂志刊名“中国妇女”以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字样。在2025年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将“中国妇女”这一承载着86年历史荣光的标识以及女性“四自”精神写在太空中,展示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寄寓中国妇女事业蒸蒸日上、一往无前,向世界传递了推进男女平等、共建共享美好未来的时代强音。